作者 | 柴旭晨
编辑 | 王小娟
特斯拉"狼来了"的故事,终于有了实质进展。
2 月 24 日有消息显示,特斯拉即将在中国正式推出 FSD "完全自动驾驶"功能,已经购买此项功能的车型,将会陆续收到软件推送。一天后,国内陆续有特斯拉车主收到版本软件更新,主要升级内容为:城市道路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、驾驶室摄像头、地图包版本更新。
FSD "入华"似乎开始落地。不过从此次更新功能描述上看,Autopilot 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支持在城市道路直行、左右转、掉头、自动变道等动作。特斯拉客服对此的回应是,该功能仅为 L2 级辅助驾驶,尚无法实现美国 FSD 的完全无人驾驶功能。
值得一提的是,想体验到目前这套智驾系统的门槛不低,需要满足两项条件:2023 年 10 月后搭载了特斯拉 4.0 芯片硬件的车辆;其次还要花 6.4 万元买断 FSD 软件包。
跳票多年,特斯拉车主等来的却是"残血版"的 FSD,并且老款特斯拉依旧等不到这笔"期货"兑现。而在这次 OTA 之前,特斯拉车主只能在全国高速上使用 NOA 按导航辅助驾驶功能,且纯视觉 + 无图的 NOA 功能的体验也并不完善。
作为全球智驾赛道的先锋玩家,特斯拉在国内却成了"最不智能"的品牌。这其中也有马斯克的苦衷。
事实上,早在 2019 年特斯拉就想向国内用户推销智能驾驶软件产品,因此推出了搭载 HW3.0 的车型,车主可以付费选装 FSD 功能,但当时只能提供例如自动泊车、车道保持等基础辅助功能。
2021 年 10 月,特斯拉为了符合中国数据安全法规,宣布在上海建立数据中心,实现中国用户数据存储本地化。去年 4 月,特斯拉还和百度继续深化合作,双方就地图和导航领域继续展开合作。业内认为这是为 FSD 入华扫清障碍。
后续特斯拉入华的消息不断传出,不过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数据安全的被重视,FSD 入华进程再度放缓。业内人士指出,智驾需要数据中心的基建和大量视频片段以及仿真数据的训练。而"满血版" FSD 在中国落地面临的最大挑战,就在于无法实地收集道路数据进行训练。
马斯克在 1 月的财报会上表示,特斯拉 FSD 的入华确实遇到了一些挑战,"中国不允许我们把训练的视频上传到海外,而美国不允许我们在中国训练模型。所以我们现在有点困扰,可以说是进退两难。"
马斯克表示,现阶段只能在互联网上找一些中国道路的视频给 FSD 预训练,但这种数据质量始终和实地采集的道路数据难以比拟。
不仅如此,中国的交通法规和道路环境与美国差异较大,诸如公交专用道、导流岛、待行区等特殊区域都是中国道路特殊场景;且交通参与者复杂度高,比如,中国拥有超过 3 亿辆电动自行车,与机动车、行人混行等,对自动驾驶系统的实时博弈能力要求极高。
不过,有消息指出,真正的"满血版" FSD 还在测试优化中。按照马斯克去年 9 月的说法,如果能顺利获得监管部门批准,最快于今年一季度在中国部署。
急于将"残血版" FSD 推入中国市场,映射出了马斯克的满满焦虑。
去年,特斯拉的全球销量出现了罕见下滑。全年 178.9 万的销量成绩同比下降 1.1% ,这是特斯拉新车销售十年来首次下跌,两款走量车型 Model 3/Y 已经出现销量疲软的态势。这其中,中国市场是特斯拉的"铁票仓",同比增长 8.8%,且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已经超过美国本土,高达 37%。
但如今,中国汽车市场上,Model 3/Y 的攻擂者无数。去年爆款车型小米 SU7 闯进的特斯拉 Model 3 的腹地,Model Y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更是被围攻,包括乐道 L60、智己 LS6、阿维塔 07、极氪 7X、智界 R7 等众多车型直击 ModelY 价格区间。
原本,FSD 是马斯克的 Robotaxi 宏图的根基,是其讲给资本市场的"万亿美元机遇"。但现在的国内市场,智能驾驶已经不是稀缺货。
随着国产品牌在智驾层面的不断突破,比亚迪、长安、吉利等纷纷吹响智驾平权的冲锋号,7 万元就能搭载智驾套装、10 万元配上了激光雷达……哪怕消费者选购特斯拉新车的热情依旧高涨,但是愿意花费接近车价 1/4 的钱去选装 FSD 的消费者是越来越少了。
这意味着,特斯拉基于 AI 和智能化构建起的独特性被快速稀释,万亿市值故事也将成为空中楼阁。但此时马斯克也没有更多选择,将一个尚且不成熟的 FSD 版本在中国市场推出,对特斯拉而言是一场豪赌。
有业内人士表示,特斯拉正在为中国市场带来一些专属的" NOA "能力,"满血版"的 FSD 铺设会采用渐进路线。不过,就在特斯拉此次更新后,小米火速推送了端到端智驾系统,小鹏、阿维塔、理想等车企负责人也"谦卑"地表示愿意与 FSD 相互切磋。
或许,这场智能化主导的竞赛下半场才刚刚进入高潮。乾坤未定,各怀绝技的玩家都有着成为终局巨头的野心,而马斯克也只有将多年前的宏图计划落地,才能争取到更大的赢面。